logo

以张子谦为代表的广陵琴派在演奏上有哪些特点?

2025年01月21日 发布


作为广陵琴派的代表,张子谦的琴风形成今天的面貌,与他作为专业琴家、要时时面对观众是分不开的。他虽尊奉广陵派,但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,也充分吸收了其他各家各派之所长,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面貌,并在很多方面对广陵派有所超越。

张子谦的演奏格调高古,指法凝练而奔放,意境豁朗而深邃。把“情”与“意”融汇在自己的演奏中。以其代表曲目《龙翔操》为例,“它的节奏,通体都用跌宕,结构非常紧凑。分开有时三五乐句或七八乐句成一段落,合起来全曲又一气呵成。有细密处,也有奔放处。圆转随意,收放自如。”张老的演奏,正是在这种多变的、别人听来似无固定节奏的音乐天地中驰骋,乐句与乐句之间、乐段与乐段之间处理得丝丝入扣,使整首乐曲听来确有“与天地俱化,与太虚同体”之感。1984年张老写过一首《听弹“龙翔”》的五言绝句:“抚弦动操间,《龙翔》去无迹。仿佛有余音,萦回绕天际。”这实际上是他自己演奏境界的写照。下面试归纳以张子谦为代表的广陵琴派在演奏上的特点:

右手下指喜用偏锋

无论勾、挑、剔、抹,都带斜势,轮指也同样用斜指弹出。由于多用偏锋,使手指触弦肉多于甲,故音色朴实、凝重。

 过 徽 

按传统的说法是“未有直过五六徽而弹者,此琴之所禁也。”而张先生从艺术效果出发,对古法进行大胆突破,在音色较亮的六、七弦上,右手可弹过四、五徽,有时甚至过六徽。与散音、泛音形成对比,产生刚柔相济的效果。

 吟 猱 

左手强调吟猱的功夫,也是广陵琴派的一大特色。广陵琴派“以细致柔和取胜,所以在吟猱方面,很少用大猱、急猱,多用细吟、缓吟之类...最宜于演奏抒情曲操。”《平沙落雁》是广陵派的代表曲目之一,笔者在学习此曲时,先生反复强调要“字字有吟揉,而吟猱不露”。并引《五知斋零谱》“上下走贯,至若细吟,以及少息,手原暂可不动,将大指藏于四指之下,隐隐吟之,声愈幽柔而音愈沉洁,既无离弦之空,而又无形迹之忙。”如此才能韵味醇厚,听之妙不可言。

 双撞的特殊使用 

在广陵派琴谱中,常有左手双撞的指法出现。张老的演奏强调上弱下强,往来分明,以增强音乐的律动感。

  唱 弦  

这是广陵派独特的习琴方法,它是根据旋律的音高和节奏,把弦位及左、右手指法名称唱出来。这样不仅便于学习而且有助于音乐记忆。即使手中无琴,也可背弦默唱,虽手上生疏,然数日就能恢复。

  节 奏  

如前所述,广陵派琴曲的节奏,多与众不同处,很少用规整的节奏贯穿始终。多为混合节奏,令初听者无拍可击。而正是这种不同单位的混合节拍,可产生一种特殊的律动感,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变化,轻重缓急似在不意之中。这样演奏起来才能随心所欲、挥洒自如。
文字来源:李凤云《张子谦先生古琴艺术初探》